长三角产业发展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新望:告别“中国奇迹”|回顾2016
2017-1-18
来源:新闻国天下
点击数:  3928        作者:未知
  •    中国经济放缓已经成为一个*********的现象。
       2016年8月份随一个高净值人群访学班到美国沃顿商学院,一位讲授世界经济的知名教授在讲到当前世界经济特点的时,概括了三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石油等资源类价格暴跌;低利率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蔓延。这些年,我们对“中国奇迹”的说法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当中国经济速度真放缓的时候,经济学家们才真正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动机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中国经济放缓成为预测世界经济未来的一个前置条件和新的重大特征。对此,不应简单以“唱衰论”视之。
       不仅如此,我们自己也要有心理准备,中国经济放缓将会是一个长期现象,而不是短期现象。正如“权威人士”指出的,是一个大写的L,不是V,不是U,也不是W。这个L,更准确的说,是增长速度下一个台阶的意思。用经济学家的语言,叫“发展阶段转换”,用中央文件的说法叫“新常态”。
       之所以叫“新常态”,是因为从“旧常态”脱胎而来。什么是“旧常态”?或者说,2014年以前30多年的高速增长和超高速增长从何而来?其实,过去的30多年中,我们有相当长时间里是恢复性增长,是把遭到破坏的生产力修复,把错配的资源予以纠正;是补课式增长,我们通过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并借鉴其管理,短时间内找回了我们曾经错过的二次、三次产业革命的成果,加入了一个现成的相对公平健康的世界经济体系。前者谓之“改革”,后者谓之“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完成了一次世界经济史上最为壮观的挤压式增长、追赶式增长。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成熟市场国家近200年走完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之路。我们把后发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已经进入另一个发展周期,到了一个新的增长平台。如果我们仍然沿用凯恩斯三驾马车的分析框架,继续留恋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的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缓增长速度,可能为提高发展质量,转变经济结构,提供难得的时间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打过一个比方,不能再“任性”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婴儿期、少年期,不同于成年期,体重增加不再重要,强身健体才是根本。
       因此,未来的增长将更加着眼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发挥好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改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摆脱廉价环境、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依赖的所谓“比较优势”,真正把国内市场开发好、利用好,走大国经济之路;铲除权力设租、寻租的腐败温床,打破官商勾结的隐秘链条,重建政商关系,寻找新的共享发展机制;而企业家群体也应当从套利型企业家、投机型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转型,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强大支撑。
       任正非说,华为的发展已经进入无人区。其实,中国经济也同样进入了无人区。我们模仿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正与别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同一种规则、同一种挑战。我们必须具备自我创新能力。如果不能找回这种自我创新能力,那么,正如经济学家杨小凯指出的,后发优势将成为后发诅咒,追赶式增长一旦结束,结局只能是“中低收入陷阱”。
       所有企业家都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做好长期打算。应当有调整策略、重新洗牌的心理准备。未来更重要的是敬重规则,创新驱动。不要再迷恋“中国奇迹”。低速度、低利润并不可怕,如果能换来规范和健康,中国经济或成******赢家。

    (作者系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长三角产业发展研究院

电话:025-83751626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13号

网站备案:苏ICP备16029526号-3

扫一扫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