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发展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谋划未来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为国家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编制“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个五年。站在历史关键节点上,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编制“十四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这30年分两个阶段来作出战略安排:******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议》全面总结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同时清晰展望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必将有力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统筹“两个大局”的现实需要。胸怀两个大局,是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从内部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迎来无比光明的前景,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建议》直面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为我们统筹“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指明了科学路径。
编制“十四五”规划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建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
编制“十四五”规划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按《建议》要求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能够充分发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政治稳定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保障。
编制“十四五”规划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劲动力。“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今年8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共同遵循的行动指南,有力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战略目标。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具备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十三五”时期,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跨越10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6%,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稳步迈向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将是******实现正增长的全球主要经济体。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3.9%。科技创新作用凸显,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保兜底脱贫等全面推进,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今年年底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全部实现脱贫、未摘帽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国土绿化行动有序开展,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若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产权保护法治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化价格机制基本建立。财政金融等重点改革持续深化,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成效,金融等重要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立,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推动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普及,2019年全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4%。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6-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持续加强,依法治国实践得到深化。
“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是相互衔接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既立足近期,又谋划长远,二者相互衔接,为持续推进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路线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内在统一、协调一致的。从******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和正在制定九个五年规划(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立足于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实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并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战略安排。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奋斗进程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将长远战略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要努力实现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需要把长期与短期结合起来,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和实践的新要求,既明确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又把握奋斗的手段是什么,还清楚奋斗的路径是什么,实现目标、手段与实现路径之间的内在统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有机联系、接续推进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为此,要落实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个方面的重大任务。这将为到2035年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对外开放、居民收入、安全稳定、人民生活等九个方面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条件、打下基础。2035年远景目标锚定了未来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五年规划提供了明确对标的参照系。这要通过三个五年规划引导来逐步实现。“十四五”规划作为开局阶段的******个规划,需要按照远景目标的指引不断推进各领域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强意志和不变决心,充分彰显了战略上的坚定不移、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实践上的接续奋斗。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孕育新机、可期未来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面临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的机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面临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行,努力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变为发展现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坚持质量******、效益优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认识把握这两个大局的发展大势和基本特征,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20年10月30日。
③《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长三角产业发展研究院
电话:025-83751626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13号
网站备案:苏ICP备16029526号-3